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茶叶论坛

用牛粪拯救世界的人

本帖全局置顶!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还人类一个健康自然的环境
吃叶子  喝叶子  抽叶子  
http://www.ayxuan.com/article.php?uid=2705

TOP

谢谢分享,顶一个。

TOP

健康的生活〈=〉健康的人〈=〉健康的土地〈=〉健康的作物

播种、耕耘、收获、加工、流通……最后成为滋养我们身体的食粮。全世界每一个人、每一天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着这个链条上某个环节的运转,彼此息息相关。

察看天时,审度地势——世界上很多地方,仍然在随顺着自然的步伐,春耕、夏长、秋收、冬藏。每一粒种子,连同它体内所蕴藏的大地、阳光、水与空气的能量,最终都转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五谷轮回,实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沟通。

恐怕再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够像农业一样,将人与人、人与自然这样紧紧联系在一起,纵横交错在时间与空间之中了吧?这,就是农业的魅力。

恐怕也再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够像农业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了: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命,并且进一步的保障每一个人的健康。这,就是农业的基本使命。

然而,所谓农业的魅力、农业的使命,在这个物质日趋丰富的时代,却越来越成为奢谈与不务实的幻想。

石油支撑的大机械生产下,人与自然相距日远,单一耕作培育出虚伪的绿色。农药、化肥、除草剂毒化着河流与土地,却带来省时、省力的丰收。或许有一天,人们会变成只有在撒药时才偶尔光顾一下自己的农田。种地不再需要太多劳力,也无法维持农民的生计,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在虫鸟绝迹的土地上培育人的食物。追求高产的狂热已不再是为了保障生命,而是保障商人能够最大限度的从土地上榨取金钱,保障我们能够过一种奢靡浪费、不知感恩的生活。

城市与农村是如此隔膜,人与人之间淡漠日久。每一天都有人因为饥饿而死亡、有农民因为绝望而自杀,每一天也都有无法计数的粮食被浪费,甚至作为狂欢节上的道具被糟蹋。而大商业时代下层层看不见的流通环节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广告掩盖了彼此之间的关联与大部分事实。

当农业堕落为纯粹的商业,金钱凌驾于生命之上时,农业就失去了她的本初面目。如果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崇尚的是远离土地、骄奢淫逸的生活,追求物质的丰足甚于追求身心的健康,重视数量甚于重视质量的话,农业是无可避免的要患病了。同时,快速高效的现代农业也如同快速高效的现代生活一样,快速高效地催垮我们的健康与生命。

什么才是健康的农业呢?首先应当自问,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呢?因为健康农业不过是健康生活的一种表达。农业不单单是生产,而是生活本身。

健康的生活应该是遵循自然之道的生活。人回归土地,回归自给自足,回归简单而朴素的互助与交换。健康农业将会是每个人的劳动,是与大地的亲近,是一种自我教育的开始。

深入地学习自然之道,护持着脚下的土地。以身体而非智能去真切体会劳动的可贵与艰辛,了解物力珍惜。在撒满汗水的土地上,交织着播种时的希望、对未知的担忧以及收获的喜悦,最后满怀着对自然和他人的感恩,归于一片宁静与悠远。耕作不是在压榨土地,而是在修行自己。如此,怎么会有不健康的作物、不健康的土地和不健康的人呢?食品健康是生活整体健康的结果。我们领悟并实践整体的生活健康,只是以农业的方式结出生活的果实。

健康农业的起点是坚信生活应该有根本的意义并誓愿找寻她,健康农业的终点是修行成如土地一般沉静和安详的生活。这种寻找和修行,当然可以有很多途径和方式。但我们相信,在土地上修行是颇为有效的办法。

播种,满怀希望,那是生活的基础。

耕耘,撒下汗水,那是生活必要的付出。

天灾或虫害,我们努力减少损失,但是深知应该随遇而安处之泰然,这是生活的哲学。

收获,是劳动的检验,因果相应不爽,这是生活的信仰。
以上摘自《浩瀚沙-健康农业》

TOP

續命的石粉 土壤的秘密(讀書摘要)

曾紫玉


接下來在《土壤的秘密》一書中介紹的拯救地球、讓我們賴以活命的竟是 小小不起眼的石頭粉。這得從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說起。

從樹木將死時變窄的樹輪可看出,近十幾年來大氣中有著過多的二氧化碳 ,除了人為排放量的增加,熱帶雨林的大量減少使得現有的樹木更難消化日 益增多的二氧化碳,此外,表土被沖蝕掉(一九八四年,全世界有近二百二十七億噸的表土 被沖蝕掉,一九八五年為二百五十四億噸,使用化肥是主要原因,光在美國,因表土沖蝕,每 年失去四百英畝的可耕地),樹木因得不到基本的營養,變得易受蟲害,整個 森林變弱,同時也容易發生森林大火,進而造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

John?Tyndall於一八六一年首次提出「溫室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 居高不下會使地表溫度上升。因為在燃燒煤、石油、天然氣時,主要產生的水 蒸氣及二氧化碳一半會留在大氣中,並且抓住陽光反射的熱,使地球成了一個 大溫室。一九七九年,George?Kukla及B.?Choudhury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只捕抓住自地表升起的紅外線,使赤道區溫度升高,二氧 化碳也過濾掉陽光中近紅外線者(這些會使冰雪融化);也就是說,愈多二氧化 碳,極地就愈多冰雪,冰雪再反射太陽能光譜中其餘者回太空中,更加速冰雪 的形成。另外,冰雪的累積使極區壓迫星球,使陸地接縫突出,岩漿被壓擠, 令火山活動頻繁起來。

George?Simpson描述道,在赤道及亞熱帶的熱空氣上升,因氣壓差而移 到極地,再被廣大冰雪的地表吸回,二氧化碳的增加加速了這個循環。極地擴 大,赤道區愈熱,兩者相互作用使得整個地球的天氣型態反常,種植季節縮短 ,寒冬更劇,夏日更猛烈,地球上百萬個棲息地受旱災威脅,隨之而來的是森 林大火、地震、火山爆發、龍捲風等,這些現象在世界各地已隨處可見。

一九八二年,John?Hamaker?及Don?Weaver在《?The?Survival?of? Civilization?》書中提出一快速、容易且相當便宜的拯救地球對策||一個大規 模的全世界再礦化與再造林。他的構想是,將冰河中的石頭及沙礫磨碎(這其 中包括所有所需的元素,而且此來源幾乎取之不盡),以此石粉灑遍全球,然 後像沒有明天一樣地拼命種樹。種樹是為了消化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而石 粉則是讓土壤再次肥沃,樹木得以存活。

十九世紀末,一位德國化學家Julius?Hensel也曾公開宣稱,要生產出甘 美、健康的作物,所需要的只是植物固有的食物|磨碎的石頭粉,此外無他,運用 化肥反而對土壤是一種毒害。在巴列丁奈特(Palatinate)的兩百位農人 用幾年的實驗證實了他的話,甚至在法院前證明這些石頭粉要比化肥的效果 好得太多了,但Hensel成功的名聲愈大,反對者就愈多;化肥支持者花了大 量的精神與金錢來羞辱Hensel,使其書絕版,而德國人沒能聽從這位先知的 損失極大,一九八七年,西德有五十%的森林死亡,包括九十%有名的黑森林,酸 雨還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更糟的是在這些樹木掙扎要存活的同時,賴以續命 的基本礦物質還持續地減少。

一般採石場所磨的石粉不夠細,植物無法馬上利用,而讓化工業宣稱石粉 無效,採石場主人說,一公斤的石粉可以覆蓋二千六百平方公尺的地,農業上將 之與乾的牛糞混合,表面上是去臭,事實上是提供土壤高礦物質有機糞肥。

再礦化土壤並非僅是為了拯救樹林及農業,也唯有如此,微生物才能再生, 並提供人類健康的機能所需,因為所有的動、植物均依賴原生質(protoplasm )而存活,而微生物是唯一可以使無機元素變成有機原生質的生物。以往用糞 肥來補充有機質,現用岩石粉、碳,再加上土壤中的微生物就可以做到,John ?Hamakes估計,以此種植作物其蛋白質產量可比原來的高出兩到三倍蛋白質。如 果我們能重建土壤的深度到十八吋深,就是密西西比河也會整年都是平和的水 流,下游的洪水會停止,地下蓄水層也會再次充滿了水。

現舉兩個應用石粉實例。

歐洲一位叫Rudolf?Schindele的擁有一片森林,然而他的樹林與其他林木一 樣受到感染(Waldsterben),後來在病樹區開闢一條路,在挖路基時挖到 一塊大岩石(約三百萬噸重?地質學上稱paragneis),遂用機器將之部 分磨碎,岩石粉被風吹得四處散開,沒想到才過了四周,原本變黃的針葉林竟 轉綠了,占地十三畝的樹木在四年內也都變得愈來愈健康。他自己則一天攝取 兩茶匙的石粉,原來的白頭髮因此轉成灰色。

當初為了重建森林花大筆錢小心種下的一堆樹苗都因相同的病死了, 而當地用了這石粉的林人都說,整個區域(不是只在樹邊)灑了石粉五個 月後就看到有健康的嫩芽冒出,後來還結了種子,也省了重建森林的大量財力 、物力。

Schindele遂在一九八七年底建了一個非常大的磨坊,將石粉外銷世界各地 ,他指著自己變黑的頭髮說,石粉中富含矽、鋁、鉀、鐵、鎂及其他微量元素 ,為健康之鑰,就像維他命般,且沒有副作用。廣為宣傳的結果,前來參觀的 車潮長達幾公里遠。

維也納大學發現其產品可以抗輻射線,此點為蘇聯烏克蘭原子物理機構證 實。奧地利植物學家Gernot?Graefe將這石粉用在他的實驗葡萄樹上,發 現可使大片貧瘠的農地變肥,也參考順勢療法(homeopathy)發展出一種小 劑量噴灑法,讓受污染的池水或湖泊恢復原本的純淨狀態,甚至將之噴灑在一 早的霧氣中,可以藉著霧氣帶到幾百公里遠,而治療整個森林。

住在美國鹽湖南部的地質探勘員Rollin?Anderson已九十幾歲, 行為像小頑童一般。他也像Schindele一樣,每餐吃一湯匙他特有的 montmorillonile黏土,他稱之為Azomite。這黏土是古代海底火山活動時冒 出來的礦石,是一種海底很重的沈澱物,混合了海藻、蝦、海帶等,合成了均 衡的微量元素。

Azomite為一種罕見的鋁矽黏土(可能是火成岩、花岡岩或矽藻土), 因為很難將它弄成細粉,於是Rollin想到餵給火雞吃,把牠們當做磨碎機, 再以牠們的糞便做為肥料,結果原本受感染(staphylococcus)而患有軟腿 症的火雞們卻因此恢復健康,羽毛變得豐盛,體重增加,生的小雞也長得很好 (蛋殼也較硬);餵給牛隻也有極好的反應,一位畜牧場主人寫道,他在飼料 中加了Azomite,給牛吃後,平均每頭牛每天體重增加四磅以上,同時,每三個 月養一頭牛的成本從一百四十元降到九十五元,肉質也有很大的進步。

一位獸醫C.?S.?Hansen將Azomite的非凡力量歸因於其所散發出的微 波。他認為昆蟲天生有能力,會對充滿活力的植物敬而遠之,當植物沒有旺盛 的生長力,或趨向成熟結子時,大自然便讓昆蟲將之清掃掉,留下健康的植株 及種子來孕育下一代;而天然的微量元素(如Azomite)就有適量的微波出 現,所以得以讓昆蟲避開這些植物。

這些讓土壤及動、植物健康的方法就只是運用石頭粉,不禁令我聯想到Bob 在《新世紀農耕》中一再提到為植物準備的茶中所加入的石灰粉,以及日本流 行一時的「麥飯石」,也是將富含礦物質的石頭放在飲用水中,或是與飯一同 煮食,讓人們在吃喝之間得到所需的微量元素,透過這麼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康 復自己,進而康復地球,你是不是也想試看看!

想到文首提到拯救地球的再礦化與再造林對策,我彷彿看到地球上的每個 人在為自己慶生的同時都種下一棵樹苗,都給自己及樹苗一些石頭粉,看哪! 整個地球頓時鮮綠起來(你和我住的是同一個地球嗎)

TOP

有希望了.

继续关注!!!

TOP

健康的生活应该是遵循自然之道的生活。人回归土地,回归自给自足,回归简单而朴素的互助与交换。健康农业将会是每个人的劳动,是与大地的亲近,是一种自我教育的开始。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耕作不是在压榨土地,而是在修行自己。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评《四千年农夫》:美农学家眼中的中国农业

   上个世纪初美国的农学家金氏(F.H. King)前来日本、中国和朝鲜考察农业,回国后写了一本书《四千年农夫》。极力赞扬东亚的传统农业。这件事在中国的农史界经常被提起。金氏于1909年2月2日离开美国的西雅图,同年7月18日前后离开日本返回美国。这期间访问日本、中国和朝鲜,而在中国的时间最长,大约为4个月20天。在中国访问太湖流域的时间最长,前后两个半月。其余时间访问香港、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以及现在山东省的青岛和济南、天津市和吉林长春市。他观察中国农业时南北兼顾,既看到南方泽农和北方旱农的不同处,更多地注意到二者的共同特点一一那就是用养结合、精耕细作和地力常新。

  金氏在他晚年拖着老迈之身不远千里来东亚考察农业(当时他夫妻俩是坐轮船来的,从美国到日本的横滨花了20天时间),其动机和目的在哪里?读他这本著作必需要把这一点搞清楚,就是说要把他的问题意识搞清楚。他在著书的序文里说,他们早就渴望跟中国和日本的农民见面,用自己的脚走进他们的田园来考察,亲眼察看并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这些农民们所采用的若干方法、器具和习惯等。他说:“我们渴望了解经过二千年或三千年甚或也许四千年之久的今天,怎么使得土壤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这3个国家稠密的人口成为可能。现在我们得到了这个机会”。

  显然,金氏最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东亚三个国家人口那么稠密而其地力经久不衰竭?金氏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有其背景的。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来,从他著作的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他对当时美国式的农业之前途是感到忧虑的。例如说美国农业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美国的农耕方法使肥沃的处女地不到三代人就地力枯竭,等等。

  其次,要想到金氏是一个受过西欧现代农学熏陶的农学家,特别专于土壤学、肥料学、农业工程学。他在中国实地考察农业的时间虽然只有4个多月,但可以想象,在他到中国之前,肯定对中国农业有一定的研究。而他仍然坚持一定要来中国亲眼考察,为他的著书写序言的美国农学界耆宿L.H.Bai— ley教授称赞金氏是"训练有素的观察家”。

  金氏这本著作有个副题:Permanent A— gricultur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这个Permanent Agriculture可以翻译为“永久农业”,也可以译成持续农业。有部分学者把金氏说的永久农业理解为没有发展的、四千年不变的农业,把它跟流行的关于东洋社会的停滞性理论联系起来。或理解为封建社会末期的“农业凋弊”。把中国四千年之农业看作是停滞性的,也不能说不是一种看法,但如细读金氏的书,他说的“永久农业”毋宁近于“持续农业”的意思。

  金氏这本著作在国外学术界的影响不小。德国学者Wargner的《中国农书》随处引用金氏此书。著名的有机农业之倡导者英国的Albert Howard和美国的J.I.Rodale都读过金氏的著作,深受影响。日本有机农业研究会的代表干事一乐照雄称赞Albert Howard为“真正的农学者、真正的生态学者”。自从上个世纪后半叶西方石油农业的诸多弊端暴露以来,提倡替代农业之声此起彼伏,如有机农业、自然农法、生物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型农业以及持续农业等等。看来,说金氏是现代持续农业之先驱者也未尝不可。因此,可以认为金氏是近代西欧农业科学的继承者,而他的农业观或者说农学思想具有很浓厚的有机论及生态学因素。以下就从这一角度来验证一下金氏对中国传统农业的看法。

  首先看看金氏留意到中国农民使用哪些肥料。把主要的列举如下:

  人粪尿、家畜禽粪尿、蚕屎、蚯蚓粪、草木灰、草木落叶、绿肥、堆肥、骨肥、泥肥、土肥、蒿秸、蜗牛壳、豆饼、灶灰、其它杂肥。

  这些肥料的绝大部分是有机肥。金氏没有提到化学肥料的弊害,只说化肥的来源不是无尽藏的,而且由于使用化肥而默认了植物营养素的浪费。这可以说是他对近代欧美社会的一种文明批判。相反,他在书中多处讲到有机肥的好处。其中最强调废物利用的重要性(第九章)。人粪尿、家畜粪尿、草木落叶等等废物都不浪费掉而当作肥料归之于土。这就是一种循环利用。汉字“粪”的本来意义是“弃除”,后来变成“肥料”的同义词。

  金氏强调废物利用,称赞蒙古人种勤俭、劳动的美德。又说中国人是由于人多地少,迫不得已千方百计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废物作为有机肥料,这也道破了真理的一面。但他的洞察力并不止于此,他同时还看到施用有机肥在农学上的合理性,虽然这在今天已经属于常识的范围,而且也是中国古农书上已经说过的。施用有机肥不但能给作物补充植物营养素,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进土壤的肥沃度。施用有机肥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好。金氏说中国人不但是给作物营养(Feeling the Plants),还给土地施肥(Manur— ing the Land),增养肥力。日本的一些老农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说这是“土づくり”(培肥土壤的意思)。

  在中国农民施用的众多肥料中,金氏特别注意观察河泥(Canal Mud)、草塘泥(沤肥)。他在太湖地区(昆山、嘉兴)仔细观察草塘泥的制造、施肥过程,为此不辞在不同时期往返同一个地区之辛劳。在山东省他观察了土肥的制造、施肥过程。他认为土肥是一种硝化过程的应用,欧洲的硝石农法(Niter Farming)类似于此,说很可能是从中国传人的。凡上述种种,证明东方的农民通过实践掌握事物的本质,而其中所包含的原理是值得他们美国人花费精力来研究的。

  中国农业的间、套复种的多熟制度也是使金氏叹为观止的一种传统习惯,说东洋人善于集约使用时间和空间(第十一章)。他说的集约使用或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不仅是指多熟制度(System of multiple cropping),还包括类似在田地以外的地方制造土肥等。在他的著作的第十一章里,他举了在太湖流域的冬小麦套种棉花的例子,据他的计算,这种方法比不实行套种一一即等小麦收割完后才开始播种棉花的方法要节省30天的时间。这样,如能伴之以合理施肥和精耕,就能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最大的收获。关于间套复种的多熟制度,金氏侧重说明其节省时间和空间的效率面,当然他也一定注意到合理轮作实际上也就是保持地力常新壮,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措施。

  除了以上所述以外,金氏在太湖流域还观察了河网和农田的状态、稻作栽培技术、养蚕业、茶业以及农民生活的其它方面如燃料、建筑材料、织物原料等等,可以说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他仔细考察。熟读他的著作,会觉得他不仅是一个技术精湛的农学家,更是一个具有高深哲学思想的农学家,而且是个对农民抱有深厚感情的人道主义者。

  金氏考察东亚农业回国后,留给他整理资料、思索著书的时间太短,不到两年就与世长辞,著书也没有写完。据为金氏的著书写序文的Bailey教授说,金氏准备写最后一章“中国和日本给世界的信息”(Message 0f China and Japan to the World),而来不及写这一章就不幸逝世了。我们不禁会想,他会在这最后一章写些什么?如今这只有由读者自己去体会了。Bailey教授在序文里谈他自己的读后感,说:“我们的第一个教训是,要学习保护自然资源,土地这个资源。这就是金教授从东洋带回母国的信息”。

  《四千年农夫》(公元1911)出版后三年的1914年又有一本金氏的著作Soil Man- agement在纽约出版。这本书是金氏构思十年,收集资料,要写成一本书而来不及写,逝世后由他的遗孀整理其遗稿出版的(据该书C.w.Burkett氏的序言)。这是一本关于土壤的理论性著作,全书十二章,最后一章以“三个古代国家的农业”作为结束,而这一章可以说是《四千年农夫》一书的理论总结。

  我国的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曾经如此谈过他读金氏《四千年农夫》的观点:“他(指金氏)是从土地为基础描写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平衡里的一环。这个循环就是人和‘土’的循环。人从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于土,泻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靠着这个自然循环,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年。人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份。他们的农业不是和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和谐的农业。在亚洲这块土地上长期以来生产了多少粮食,养育了多少人,谁也无法估计,而且这块土地将继续养育许多人,看不到终点。他称颂中国人是懂得生存于世的人。”费教授这一段文章是1985年写的,反思他自己的学术工作,说金氏这本书的观点对他的影响很大,引导他得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是“五谷文化”或“乡土社会”这个概念。费教授读金氏著作的体会是相当深刻的。

TOP

当下中国是污染大国,但很少有人知道,农业是其中造成最大污染的行业。我们常引以为豪地说中国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但我们却用了世界上35%的化肥,与此同时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2010年2月中国环保部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中国农业已经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染,成为两项主要水污染物的最大来源。农业源排放的总氮占水系氮污染总量的57%,长江、黄河和珠江每年输出的溶解态无机氮达到97.5万吨,其中90%来自农业,而氮肥占了农业源的50%。据去年由三农专家温铁军执笔的《氮肥的真实成本》一书显示,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