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来了“大红袍”
日期:2011-09-02 浏览:286次 
茶界来了“大红袍”

  茶界来了“大红袍”   ??从品牌突破看武夷岩茶产业打破“有名茶无名牌”僵局

  “大红袍”来了,“大红袍”又将刮起阵阵旋风!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工艺及习俗”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跻身其中的唯一茶品牌近日,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中国乌龙茶制作技艺”,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申报   “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是我国传统手工类,也是茶类的第一次申报。   “大红袍”声名远播,品牌的力量功不可没。打响一个共有强势品牌   武夷山独特的产地环境,孕育出众多名茶茗品,武夷岩茶历史上就有“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腰”等五大名丛。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武夷岩茶现在仍然保存常见的300多个品种,但令人记忆深刻的却为数不多。   武夷山的茶资源也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茶产业,该市现有工商注册茶业企业249家,初制厂近400家,企业专有商标数多达200多个,但是驰名品牌稀少,形不成品牌集聚效应。武夷岩茶发展过程中长期处于“有名茶无名牌”或“有牌无名”的状态,严重制约了岩茶产业的良性发展,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慢于茶叶经济发达地区。   武夷岩茶必须打响一个共有品牌,在此基础上加强企业专有品牌培育的品牌发展战略,多年前已得到了^***和业界的共识,但具体打什么品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为尽快结束品牌纷争的不利状况,在充分调研及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05年初,武夷山市^***确立了集中资源,以名冠武夷茶诸名丛之首的“武夷大红袍”为主导品牌,带动其它地方茶叶品牌共同发展的闽北茶产业发展思路。尽管以“大红袍”为主导品牌存在着种种先天不足,但与采用“武夷岩茶”,或类似“武夷生态茶”等新创品牌相比,大红袍知名度高,市场影响力大,具有打造成强势品牌的基础。   136家茶企获QS认证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武夷山市全市10.4万亩茶园均为无公害茶园,有近10万亩按有机茶园标准管理,其中经过认证的有机茶园7000多亩。生态茶园的建设,从源头上树立了武夷岩茶“高端、健康、生态”的形象。在^***的鼓励引导下,各岩茶厂家严把各生产环节的技术关,136家茶企业获得了国家QS认证,岩茶质量明显提高。   在前些年成立武夷山市茶叶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去年武夷山正式恢复设立茶叶局,进一步加强对岩茶企业、市场、质量的管理与服务。为防止降低岩茶品质行为,每年审评达到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的企业,茶叶管理部门才允许使用地理标志产品标贴和大红袍商标。同时,武夷山市各部门联动打假,通过强化岩茶市场整规和建立防伪信息平台,基本上确保了加贴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贴的武夷岩茶为“放心茶”。

Tags: 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文革”中“大红袍”更名避险 下一篇[南平] 展示武夷岩茶独特岩韵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鉴青茶、泡青茶:大红袍
辨茶不外行:大红袍居四大名丛之首。品质好的大红袍冲泡后,立刻就会散发出具有兰桂般焙火的香味,很远...
大红袍传说
武夷山是乌龙茶故乡,而九龙窠的绝品茶--大红袍,则是顶着光环的圣物,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奇茗。武夷茶被...
茶界掀起风潮 茶营销进入第三阶段 “体验式”盛行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讯茶酒对话、植茶乐、飨茶餐、观茶史、品茶趣……今年来,茶界正掀起一番品鉴、体验...
大红袍茶树品种顺利通过省级2012年的审定
大红袍茶树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茶树,生长于福建省武夷山九龙窠最后一窠岩脚下。大红袍茶之所以...
茶诗咏大红袍(四首)
茶诗咏大红袍(四首)一武夷名录世双遗,秀水灵山景色迷。更喜红袍生绝壁,茶中极品称神奇。二天生丽质...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