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泰斗”张天福向福建省图书馆捐赠书籍
日期:2014-07-19 浏览:744次 
“茶界泰斗”张天福向福建省图书馆捐赠书籍

  7月8日下午,“界泰斗”、百岁人张天福向福建省图书馆捐赠了242册(卷)书籍。

  在赠书仪式上,老人强调:“我今天在,可能明天不在,要抓紧多做有益叶的事。”同时,他希望,“捐赠的书籍,能有助于传承中国文化,发展中华叶事业。”

  这位105岁高龄的老人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业卷》列出的“当代十大叶专家”中唯一健在者,是2013国际业大会组委会评选出的“世界人杰出贡献奖”的获得者。

  1941年,张天福自己设计制作了第一台适合崇安区的木质揉捻机,并命名为“九一八”,以记国耻。

  他一生事,为中国产业的振兴及中国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坦洋情缘

  1935年8月,张天福到福安县创办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和福安叶改良场,任校长兼场长。

  福安业改良场所在地的社口,当时是誉满国际市场的坦洋工夫中心产区和集散地,水陆交通方便,又是福安、寿宁两县交界的要镇。这同时,在福安县城关创办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叶科),由张天福兼负其责。场亦是学生的实习场所,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改进叶技术与培养人才双管齐下,相辅而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场创办时白手起家,前后得到李联标、童衣云、庄灿彰、庄晚芳诸同志的协助。人员仅干部八人、工人二十余人,购平地36亩、山地200亩,建起厂房、场屋、宿舍各一座和一个测候所,开辟园进行了各项试验。栽培方面有:树品种比较,施肥、扦插、压条、子采收贮藏、台割、树栽植方式、茉莉防冬等。制造方面有:叶采摘与制品质,发酵时间等试验。当时布置在余坑岗的双列式条植试验地,至今树尚有一部分,经过更新改造,加强肥管,单产还达200—300斤。

  当时由日本引进的全套红茶机械制造设备(现尚存伊达式揉捻机、红茶干燥机各一台)于1937年投产。这是福建制史上由手工过渡到机械化制的开始。当年制81箱,由英商裕昌洋行以每百斤银元七十五两成交(福安一般红茶为最高价56两)。1938年除留作罐装及袋泡茶外,制28箱,经中国叶公司、商检局、汪裕泰号与叶专家吴觉农、冯绍裘等审评,认为比过去“建红”品质大大提高,堪与“祁红”媲美。此产品由业管理局在香港以每百斤港币130元出售,与当年福安、寿宁各县出售的红茶最高价港币95元相比,高出37%。自此,制技术的改进与推广不胫而走,各地纷纷来人、来函要求给予技术指导,应接不暇。1938年10月,由于日寇侵略,国家多难,战事扩大,海口被敌人封锁,奉令将主要人员随带图书、仪器、档案等迁移崇安赤石;福安农校亦归并连城农校。

  湄潭考察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步入了灾难深重的泥潭。“七"七”事变后,大片国土相继沦陷,工业集中的上海及沿海其他地区先后陷于敌手,致使中国的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作为中国传统出口商品茶叶、丝绸也因战火而出口受阻。1939年,国民^***在陪都重庆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平时经济政策”转变为“战时经济政策”,决定召开“全国生产大会”。

  在大会召开之前,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叶总公司联合派遣一支专家考察队赴西南考察,计划在西南寻找一处适宜的地方建立叶推广基地。张天福,南京金陵大学学士。当时正在民国农业部农业实验所工作,欣然接受了这一关系到战时农业经济发展的考察任务。考察组走遍了四川成都、自贡、宜宾、西康、雅安,云南昆明、曲靖,贵州贵阳、安顺、平坝、惠水、遵义等地。都因环境、特产或建场用的材料不充足等原因放弃。贵州省主席吴鼎昌曾任国民^***实业部部长,熟知湄潭情况,在吴鼎昌的建议下,张天福一行到遵义以东的湄潭考察。

  张天福一行深入湄潭考察后,发现湄潭山清水秀、特产丰富,竹木茂盛,经反复勘察、比较、权衡,确定选址湄潭。1939年,国民^***在重庆召开“全国农业大会”,张天福将专家组的考察情况定成《发展西南五省叶》的考察报告。大会将这一《报告》作为会议提案,引起了国民^***高层人物的高度重视,决定在湄潭建立叶实验基地,以在西南推广叶生产,发展战时经济。中央农业部实验所实验场正式确定落户湄潭。

  桐木岁月

  产于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的正山小种,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红茶,产于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公认的世界红茶“鼻祖”。

  桐木是张老70余年前工作过的地方,张老在桐木等地工作期间,已然带动了正山小种红茶现代生产工艺的发展。

  上个世纪30年代的桐木,地处穷乡僻壤,几乎与外世隔绝,由于受战争的影响,桐木更是人烟凋敞、园荒芜,正山小种红茶生产几乎绝迹,1940年,张老在崇安创建了福建示范厂,他为发掘和恢复正山小种红茶的生产,不顾道路艰险,从崇安赤石徒步翻山越岭,北上桐木关,冒着生命的危险带着大笔生产资金在桐木建立了“正山小种红茶示范基地”,使桐木部分园又恢复了生产,桐木关的农又有了生活来源,正山小种红茶得以延续发展,为后来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个世纪50年代,桐木一带农才改用张老发明的木制揉捻机械,从而大大提高了制作水平和叶品质,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正山小种红茶在原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为新中国建国后的出口创汇做成了积极贡献。

  此后的数十年期间,由于工作等因素,张老一直未再重返桐木,但却一心牵挂着桐木农的生产和生活。  

  时隔60年之后,2002年,张老再次来到桐关,并留下了“正山小种红茶发源地”的墨宝。

  一份提案

  虽然正山小种和闽红“三大工夫红茶在历史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这4种著名的福建红茶因销售问题曾面临着砍留的“生死抉择”。就在决定它们砍留的“生死关头”时,我国著名的叶泰斗——年近百岁的张天福老先生,一直对红茶情有独钟,宠爱有加。他常这样说到:“红茶类中最大的叶种类,占据了世界叶消费总量的80%以上。而福建作为中国红茶的故乡,我们却没有发展好红茶事业。愧对为红茶发展做出历史贡献的界先辈。”他在1984年3月12日召开的福建省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呈交了一篇题为《建议保留生产闽红三大工夫和正山小种红茶》的提案,阐述了这4种红茶的历史地位、国际市场地位等,力陈保留正山小种和闽红三大工夫的利弊,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解决办法。这一份提案看似简单,但它却成为挽救这4种福建红茶的“救星”。

  现将这份政协提案的全文录于以下:

  建议保留生产闽红三大工夫和正山小种红茶

  ——福建省^***协商会议五届一次会议提案

  提案人:张天福

  附议人:李润梅 林承周

  理由:

  五六十代福建省主要生产红茶(即闽红三大工夫和正山小种)。自1970年起,为适应市场需要,实行红改绿后,历年仍保留生产部分工夫红茶1.2万担,正山小种0.3万担。其目的:一是不使历史传统名茶绝迹于国际市场,二为今后扩大销售,积极创汇,提供有利基础。在省叶学会第三届代表会上,建阳和宁德地区的代表反映:1984年外贸部门对三大工夫和正山小种,因出口成本换汇率低,采取一刀切,全部砍掉停止生产。我们认为这样处理不妥,不论从生产观点和长远眼光来看,这两种红茶,生产历史悠久,在国际市场早负盛名,其中闽红三大工夫早在国内就与“祁红”、“滇红”并列驰名于世界。这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工夫红茶必须保持出口,占领市场,何况“祁红”、“滇红”等产量都比我们多,现仍始终保持历年出口,唯独福建仅留极少量的工夫红茶,不留余地全部砍光,把三大工夫绝种于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感到“倒牌容易创牌难”。至于正山小种更是福建省唯一独特的外销产品,市场容纳量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据传英国皇后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泡一杯正山小种,这使其成为贵重的珍品。且正山小种在国内外是我们福建独家经营的商品,因此我们对上述两个品种的砍留问题,不能单凭眼前经济效益去衡量得失,应慎重考虑从全局长远和生产观点出发,采取定点定量发展生产,努力提高品质,积极开拓市场,增加出口品种花色,合理调剂外贸出口盈亏汇率或向省财政部门申请拨补扶植生产款(特别正山小种是产于崇安桐木关老区根据地),以求保持福建省叶种类多、出口货源丰富多彩的优势。

  办法:

  建议省外贸部门从全局长远和生产观点出发,会同省叶公司商讨,采取定点定量保留生产,努力提高品质,积极开拓者市场,合理调剂出口盈亏换汇率或向省财政部门申请拨补扶植生产款加以解决。(1984年3月12日)

  一生倾注

  悠悠百岁红茶缘。即便到了耋耄之年,张老仍然时时刻刻密切关注着中国产业的发展,这是一颗爱之心、一片爱之情。

  建设有机示范基地,让国人喝到真正的有机正是这位百岁人一生追求的梦想,而这一梦想也是他倾注毕生的心血建设有机园的动力。

  受张老这一梦想的感召,2010年,元泰业在永泰县同安镇联坪村设立了“光彩事业红茶生产基地”。2012年5月,元泰业永泰县基地被列入张天福有机示范基地。基地采用以等高梯层园表土回园条垦法为技术核心的有机种植技术体系从“源头创新”,建设集水土不流失,产品无污染,高产、稳产、优质,实现机耕机采的高标准的永泰“张天福有机红茶示范基地”,从而带动福建有机产业发展。

  为了减少有机的种植成本,张老发明了一种梯层园表土回园条耕法,在张天福有机示范基地现场,每号田间建筑工程都是完全按照张老的“梯层园表土回沟条垦法”理论进行开垦种植(不仅采取园等高梯层,每层后侧开设蓄水沟、路旁沟等保水防旱措施,而且梯壁、行间套种绿肥,达到条载绿化生态防护的效果),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表土回园、避免水土流失、保持园生物多样性、避免盲目用药造成的浪费及对天敌的杀伤。整个园是生态的,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确保产品的无污染。

  2012年3月,张老在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福建张天福叶发展基金会成员与福建省农科院代表的陪同下,考察永泰联坪村红茶生产基地,并对有机示范基地建设及高香有机红茶的采制进行了悉心指导。

  2014年5月,由张老亲自指导制作的“元泰特供"金元泰”在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慈善晚会上,拍出30万港币的高价。竞拍所得将被纳入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善款,为助孤助贫,兴学办校等慈善事业所用。

  值得一提的是,张老对元泰业推广中国红茶中国红茶文化给予了很大的关爱与支持。

  十年前,魏文生陈安妮夫妇一次拜会张老的机缘,令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让中国人透过亲身体验喜欢中国红茶,感受精致的红茶生活,打造自己的“星巴克”。因此,自2006年元泰业创建以来,张老不断地鼓励元泰业同仁,并与董事长陈安妮女士结为忘年交。张老常常关注安妮写的博客,几乎每一篇博文他都认真阅读,而且安妮《恋恋红茶》、《人间味》等著作的出版都得到了老人的支持,每一本书,张老都欣然作序。

  “我一直认为,红茶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国饮。红茶西渐四百多年后,能在祖国重新红火起来,我认为安妮功不可没。” 老人的赞誉,对魏文生、陈安妮夫妇及元泰业同仁都是莫大的鼓舞。

泰斗心,生态情

张天福先生荣获“世界杰出人贡献奖”

张老一行考察元泰业福安叶基地

张老一行考察元泰业永泰叶基地

张老(左)与元泰业董事长陈安妮女士(右)合影

张老与元泰同仁合影

Tags: 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茶电子商务产值去年近85亿 今年底.. 下一篇茶电子商务产值今年底或达百亿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安溪龙研韵茗茶:“茶王”把关 质优实惠
安溪龙研韵茗茶有幸参加安溪感德2009年秋季“邮政杯”铁观音茶王赛,第一次参加茶王赛活动就获得铜奖。...
品尝健康美颜的西式“茶疗”
  不论中外,茶已证实是健康饮料,相比咖啡,更受老幼大小欢迎,虽然每天都喝茶,但未必每个人都是喝...
谢付亮:颠覆传统的“茶系划分思路”
有足够的高度,才有足够的势能;有足够的势能,才能势如破竹!所以,我们在适当时机,果断跳出了公共品...
纳西族的“龙虎斗”
    居住在云南丽江、中甸、维西、宁蒗等地的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
102岁的中国茶王张天福再婚娶女演员
农历虎年正月初十(2月23日),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102虚岁的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与来自南京的张晓红喜...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