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与沉香木之惑 收藏市场兴起沉香热 应谨慎入市
日期:2013-08-21 浏览:745次 
沉香与沉香木之惑 收藏市场兴起沉香热 应谨慎入市

沉香沉香木之惑 收藏市场兴起沉香热 应谨慎入市

2013/8/20 18:03:03 文物天地

沉香散粒汉代 青铜博山炉清中期 伽南香朝珠串市场经济带来的最直观感受是,虽不能直接用金钱来衡量交易品的价值,但一定能衡量特定时期内它的市场价格。这一点在自古就价格昂贵的沉香方面表现极为突出。进入21世纪,销声匿迹数十年的香文化薪火再续。相关著述的发表、出版,及得香港、海南、广东、上海、北京等地陆续举办香文化博览会和论坛等活动,给人真切的传统香文化热的感观。今年春节,“天香飘渺——沉香中国古代香器特展”亮相天津博物馆,这是中国大陆首场在博物馆举办的香文物、香文化展,让业内人士对香文化的发展充满期待。香文化之所以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社会效应,与中国数千年的香文化传承史密不可分。从香草到沉香的香文化传统中国对香草、香料的使用可以远溯至新时期时代晚期,红山文化晚期、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均发现陶制熏炉。《尚书 舜典》记载舜接受尧禅让帝位时,有“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的燔烧柴木行祭的记录。著名学者、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孙机先生认为,“在室内熏香的习俗最迟于战国时就已出现,燃香之器名熏炉”,“也可以称为香炉”,孙机先生认为薰草之名就是因用于熏烧而得名,古时主要指蕙,即禾本科的茅香,马王堆出土的陶熏炉里有一件就装满茅香,另有一件陶熏炉则装有高良姜、辛夷等和茅香的混和物。(见孙机先生著作《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先秦典籍《诗经》《楚辞》屡现各种香草,并且当时已有佩带香草修身养性的习惯。孙机先生在著作中指出,陶熏炉在广州、长沙等地的西汉早期墓中已出了不少,而中原地区则出现相对较晚,说明熏香风气是自南向北逐步推广的,“高级香料最先也是从南海输入我国的”。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有“果布”的记载,果布即龙脑的马来语音译。龙脑古时主要产自加里曼丹、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等地。有一种推测是,汉武帝时期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国外香料有条件进入中原。同时,岭南等地区统一后,铺平了当地所产沉香进入内地的路径。西汉中期出现的博山炉,成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标志,数量可观、材质多样、制作工艺精美的出土博山炉显示,熏香在上层社会极为流行。传为东汉杨孚所著《交州异物志》中已有沉香的记载,当时称“木蜜”。木蜜是否可以理解为木之蜜,如作此解,则沉香之名最初即指沉香来自沉香木的分泌物。南朝宋沈怀远《南越志》载“交州人称为蜜香,谓其气如蜜脾也”,从气味上说沉香具蜜香、蜜甜之味。传为汉代刘歆所著《西京杂记》记录当时的奇趣佚事,卷一末不仅记有长安巧工丁缓擅制常满灯、卧褥香炉(即被中香炉,后来广泛流行的香球)、博山香炉、七轮扇等,且详细记载了“越飞燕为皇后”时胞妹赵合德送她的35种珍贵物品的品名,其中有“五层金博山香炉……青木香,沈水香(即沉香),香螺卮(出南海,一名丹螺),九真雄麝香,七枝灯”。南朝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说明当时上层社会王公士大夫家宴集,已用到沉香沉香珍贵,早期多为上层统治阶层垄断,用度奢侈,唐代段公路所著《北户录》中,记述南朝梁武帝萧衍用沉香讲究阴阳,“明堂用沉香”“北郊用上和香”,祭天“始用沉香,古未有也”。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中《风俗通》载,粗俗的隋炀帝竟然每年除夕要成车烧沉香,“殿前诸院设火山数十,尽沉香木根也。每夜,山皆焚沉香数车,火光暗则以甲煎沃之,焰起数丈。沉香甲煎之香,旁闻数十里,一夜之中用沉香二百余乘,甲煎过二百石。”隋唐时期,皇室、上层社会使用沉香不仅极为普遍,而且更为奢侈,考古出土隋唐香具除陶瓷制品外,更多为铜、金、银制品。正常的焚香、用香之外,有文献记载沉香还被制成饮品(沉香饮),甚至用沉香木、沉香作为建筑及装饰材料。据《通典》《新唐书》等文献记载,唐时沉香是广东南海郡的贡品之一,有的年份进贡生沉香的数量达70斤。当时已用沉香调合香料,并用于宗教祭祀,何家村窖藏文物中就有大量金银香器。唐诗中的焚香、品香诗词,为香文化增添了美好的意境。唐代香文化影响到日本,成就了日本的香道。香文化到两宋时期步入了一个高峰,主要标志即香文化专著的出现,洪刍《香谱》、叶廷珪《名香谱》、陈敬《新纂香谱》及其他文献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基础。《香谱》分四部分详述香事,上篇香之品、香之异讲香药、香品的种类、特性,下篇香之事、香之法讲品香的具体实务及合香方法。《新纂香谱》堪称宋代香文化集大成之作,从香品、香异、修制诸香、香品器、合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清晰的论述。沉香方面述及沉水香、生沉香、蕃香、青桂香、栈香、黄熟香、叶子香、鸡骨香、水盘香、白眼香十类,香品器述及品香用器七类:香炉、香盛、香盘、香匙、香箸、香壶、香罂。宋代诗文中已经区分沉香的类别,当代香文化学者潘奕辰从李清照词中出现的沉香名判断,“李清照喜欢用沉香、龙脑香,喜欢把香放入一只兽型的铜香炉中,有时也会是篆香计时。”宋时,上层社会用香普遍——“京师承平时,宗室戚里岁时入禁中,妇女上犊车,皆用二小鬟持香毬在旁,而袖中又自持两小香毬。车驰过,香烟如云,数里不绝,尘土皆香。” 陆游(1125-1209)《老学庵笔记》卷一的记载,可谓“香车宝马”最好的注解。明清时期品香文化以及沉香的使用已经普及,沉香的记录较多。明万历间扬州人周嘉胄著《香乘》在清代收入《四库全书》,一度被誉为中国传统香料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考证香料达三百余种,仅沉香就收录19个条目。明中晚期高濂的《遵生八笺》、屠隆的《考槃余事》、文震亨的《长物志》等著作中,沉香依然推为香中极品。当代学者陈宝良在《明代社会生活史》一书中指出,香的用途除入药外,还用于净室,作为身外之物佩戴,以及供烧香拜神佛之用。史料多记用于净室及供烧拜神佛,前者多在上层社会流行,后者则广泛流行民间。清代少见研究香的专著,惟明末清初广东人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六《香语》专记香品,分沉香15种,认为“……海南香虽最下,皆气味清甜,别有醖藉。若渤泥、暹罗、真腊、占城、日本所产,试水俱沉,而色黄味酸,烟尾焦烈。至若鸡骨香,乃杂树之坚节,形色似香,纯是木气,《本草纲目》以为沉香之中品,误矣”。清代文人著作中广涉香事,可见焚香、品香广泛流行于上层社会、文人阶层,以沈复、冒襄著作中述及与妻妾闺品香事迹影响较广。清中期的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记“静室焚香,闲中雅趣”,“芸(芸娘,沈复妻)尝以沉速等香,于饭镬蒸透,在炉上设一铜丝架,离火半寸许,徐徐烘之,其香幽韵而无烟。”明末清初的冒襄在《影梅庵忆语》记与妾董小宛品香、制香丸诸事,堪称最具感^***彩的品香文字。自汉至清千余年间,我国关于香料、香文化的著作层出不究,可以说是中国人开创了世界香文化的先河。尽管^***不堪的20世纪前中期香文化一度沉寂,但并非某些人所说的中断,文献史料以及物质遗存中丰富的记录就是实证。传统的宗教用香不论,既使在文化阶层,香文化也未中断。翦淞阁收藏的一件沈存周制、松嵒铭锡香盒就是物证,盒直径9.8厘米,今年在北京保利春拍中拍至40.25万元。此盒制作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出自浙江嘉兴沈存周(1629—1709)之手,是现代画家唐云大石斋的旧藏,盖上镌有画家钱松岩的“六曲屏风江雨急,九枝灯檠夜珠圆”铭文,出自李商隐诗作。相信钱松岩不致于仅在香盒上提诗文,而未与唐云品香论道。

Tags: 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金价过去十年上涨近5倍 金银器变.. 下一篇民国瓷器市场行情分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绍兴历史悠久的茶俗
绍兴产茶,历史悠久,名品辈出,各种茶俗,一年四时,均有所闻。绍兴历史悠久的茶俗大年初一元宝茶绍兴...
长期饮用红茶包可致氟铝联合中毒
茶是中国古老饮食文化的代表,中国人饮茶习惯由来已久。茶品可分为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的铁观音、乌龙...
槽型多功能炒茶机功用与操作注意
槽型多功能炒茶机是一种新机型,用它炒制扁(条)茶为主的名优茶,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工本,提高工效...
进入夏季如何饮普洱茶,该怎么藏茶
进入夏季,不论什么物品的发酵速度都变得非常的快,那么普洱茶该如何饮,怎么藏呢?当下,小暑刚过,大...
福建白茶什么时间是采摘的时候?
福安畲乡茶园秋露白'畲乡秋茶也醉人'秋高气爽,一路芦白枫红。车至福安畲乡溪塔村前,透过仿古廊桥洞天...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