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竹雕艺术
日期:2023-02-20 浏览:0次 
明清竹雕艺术

竹雕艺术品,在中国工艺品五彩缤纷的花园里,是一朵奇葩。整体来说,它的历史很短。十七世纪初(明代),亦即明代下半叶,曾产生许多名家。由于艺术风格的不同,而形成不同地区的特色。著名的有嘉定派和金陵派。

在文人学者的推动下,竹雕艺术渐由实用性转为偏重艺术性。随着其他艺术的发展,竹雕在明末清初日驱盛行,而且更成为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清代)初清代艺术复兴的一部分。当时,宫廷艺术和传统的文人艺术是有界限的。明清陶瓷工艺可属宫廷艺术的例子,该工艺随着皇权与朝代而改变;然而传统的文人艺术则没能独立发展,不会随皇权的转移而盛衰。对艺术采保守态度的清代统治者虽然接受了竹雕,但清廷的好恶,对竹雕的影响并不如陶瓷般直接和深入。竹雕从清至近代都有相当的发展,其黄金时代在十七及十八世纪初。

正如犀角一样,竹雕在通常资料甚丰的明清风俗画中亦付阙如,然而木版印刷却提供很多与竹雕有关的研究资料。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初期,木刻版画对一般小工艺的内容都有着深切的影响,对竹雕尤其明显。有些竹雕的构图以版画为蓝本,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由朱稚征雕刻的《窥简》笔筒所采用的题材与构图,是直接从陈洪授的版画摹写而来。当时版画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作书籍的插画和酒牌。

根据竹材的应用,竹雕可分为两种,即茎雕与根雕。用竹茎雕刻的,多取茎节以下六寸及以上一寸的部分将之分段割出,以便制造需要坚硬底部的笔筒及其他圆筒形器物。凡需底部的,则可把竹竿两节间的圆筒形的部分截割下来刻制,然后一端镶以木、象牙或兽角制成的底座。竹制的香筒及牙笺筒等的制作多用此法。至于笔搁则利用竹竿与节间的笔直部分,将之垂直破开而制成。根雕是利用坚实的竹根雕刻,竹根,通常带有很多瘤节或卷须式的小根等。

竹雕家对竹的选择非常严谨,常用作雕竹的品种是毛竹或楠竹。它坚厚的外皮及细密的纹理结构正适宜具体而微的雕刻,这类竹多产于浙江省的天目山。较罕有的品种是一种具有近长方形横切面的方竹,此外还有其他种类,都可作属竹雕的材料。生长了三至四年的竹是最适宜用作雕刻的,太老或太嫩的竹,纹理结构没有那么细密,同时在干燥时更易于爆裂。

虽然竹的用途非常广泛,但就艺术雕刻家的作品和工艺作坊的制品来看,竹刻品种仍属有限。制品包括大小不等的笔筒、香筒及其他的筒形盛器、笔搁、纸镇、小盒、人物及动物模型、山水小景。其他还有像如意一类的器物与犀角杯风格相近的杯形器、明清间的文士常用之折扇骨等。间或亦有较实用的日用品如尘拂柄和搔背(不求人)等。整体来说,中国竹雕器物还是以文具为主。

竹雕和木刻的技巧具有其不同之处。竹脆薄的表面和坚韧的纤维不容许刻者在运刀时出错,由于竹的根部奇形怪状,因此以竹根雕刻,比处理其他物料更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组织力。

栽种了三年的竹已适合用作雕刻之用。整棵竹连根拔起后,即分截成段,使竹面干净,才用纸包裹起来以便搬运。待用的竹,先放在沸水中泡半小时,然后放在室内阴凉一角待其阴干(这段阴干的时间需达两年之久,若竹材是用作扇骨,阴干的时间可略稍短) 雕刻之前,先用刀将竹子的最外表皮削去,但欲作留青雕刻,则无需削去表皮。

不同派别的艺术家,擅用某种不同的技法,因此,掌握雕竹技巧,对雕竹的鉴定和分类均有帮助。最普通的雕竹技巧包括下列种类:㈠毛刻、㈡浅刻、㈢深刻、㈣留青、㈤浅浮雕、㈥高浮雕、㈦透雕、㈧圆雕。竹黄雕是出现较迟的一种竹雕技法,其法是把竹皮削成不同形状的竹片雕刻花纹,再将之嵌贴在木制(多用黄杨木)的器物上面,很多盒子和纸镇都是属于竹黄制品。

雕刻完成后,可用“木贼”打磨。而近代则多用砂纸。上蜡后,再用布包核桃仁在竹面拭擦磨光。如是竹根雕刻,则多用棕帚将之打磨光滑。

竹雕颜色很难尽述,由浅柠檬黄至深棕色均有。通常年代愈久的竹器颜色也越深,但其中亦有例外,如十七世纪的竹器往往具有一种灰褐色泽,而“大明”竹器则多带有暗红褐的色泽,其中一种最受人喜爱的色泽是带红的琥珀。竹器表面有光滑的润泽,但这种色泽似乎是需要多年不断摩挲才能获致,并无一定的成法可循。竹器上用的染料包括有染竹茎雕刻用的硝酸及染竹根用的苏木染料(用苏木煎水)。

见的版画题材,常可在竹雕中找到。由于不受朝廷好恶的支配,竹雕和版画的装饰风格,正如当时一般民窑瓷器,以清雅随意为主,没有规定的格式。明朝是小说盛行的时代,版画内容很多彩自小说,亦有采自戏曲如西厢记、历史人物事迹如竹林七贤和赤壁游等。此外罗汉、高士及传 说中的英雄侠女等都是常用的人物题材。至于风景的题材与内容,常见的有前景人物,掩映在流动的云烟间的月亮,矗峭断裂的石壁,山间的瀑布和锥形的山峰等。园林景色中常见的有芭蕉、石山、古装女郎、台阁、雕栏、梧桐、荷塘与鸳鸯等,而屏风则是常见的室内陈设。其实版画家所描述的均是当时的江南景色而雕刻家则取材于版画而从事雕竹工作。

花鸟、竹石和松鹤等形象常以类同的风格出现于此时期的版画、陶瓷和竹雕之上。其他的装饰艺术也同样受到上述版画的影响,其间关系之密切及影响之深远虽无法估计,但一个时代风格的依据便于此建立起来。版画中的古装女郎和芭蕉树的出现比陶瓷要早。同时,我们一般公认在康熙时期流行的青花瓷上的冰纹,在十七世纪与十八世纪初期的竹雕上亦常出现。同样地以梦中情侣相会做主题的构图,在当时亦很流行,而在版画中也早已出现过。

随着时代的推移,竹雕的风格和其他艺术一样,也有若干的转变,但是早期的特征到了十八及十九世纪仍有部分或全盘地保留着。竹雕的风格,从明代的简洁有力至清康熙时期的沉实幽雅,再发展成十八世纪后期的绚烂和富丽。在乾隆的统治下,版画的制作渐告衰微,但当时竹雕艺术已脱离版画的影响而依附于一种约定俗成和人人认同的风格和设计。

因为竹雕并不是宫廷艺术,所以和其他很多的小工艺一样,对作品年代的判断备感困难。在竹器上,往往缺乏在宫廷艺术品常见的朝代年款,虽然有些竹器上有刻者的款识,但它们的真确性往往存有疑问。所以竹器上的款识只可属辨别风格的佐证,很难作为鉴定年代的证据。

至今仍未有准确的方法来对竹雕进行科学鉴定,也没有可靠的重要收藏记录可依据。同时过去学者亦鲜有对竹雕的年代发表意见,有者亦多为单方面而无系统;而早期目录及有关书籍所载的资料亦很少。由于缺乏可靠的真凭实证,所以我们在探讨竹雕的年代时,只能凭着经验及参考其他有年份可据的工艺品,做相关性的推测。

竹雕家及其作品偶然会散见于若干画册之中,而这些资料对艺术风格的分析有一定的帮助。在鉴定个别作品的年代时,应要注意时代的思想背景,包括该时期的艺术思想和宗教思想——如晚明的道教思想及十八世纪的复古运动等。其他在判别年代应注意的事项还有:名款、印章、书风、书法、色彩、色泽、陈旧的痕迹和雕刻的风格等。

Tags: 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我看好量小邮品小版张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明清泡茶道茶艺
泡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1.备器泡茶道茶艺的主要器具有茶炉、汤壶(茶铫...
茶艺师 把喝茶演绎成艺术盛宴
   武汉的茶楼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优雅的环境、别致的格局,成为朋友聚会、商务会谈优先选择的场所。...
如何选购现代艺术陶瓷
如何选购现代艺术陶瓷,可算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行家认为,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陶瓷艺术修养,要学会鉴别...
紫砂艺术品欣赏
紫砂艺术品欣赏精美的紫砂壶 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
明清官窑中的“孔雀蓝釉”
一、“孔雀蓝釉”简介“孔雀蓝釉”又称“法蓝”,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