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镶金四山纹铜镜的修复
日期:2021-12-20 浏览:0次 
战国镶金四山纹铜镜的修复

  一、概述

  1998年,洛阳博物馆在筹备"洛阳文物精华展"时,由洛阳市文物工作队调入一批铜镜。其中的一面战国时期的镶金"山"字纹铜镜,造型与纹饰在洛阳地区极为罕见,颇具观赏与研究价值。但由于埋藏久远,该镜出土时已残为51片。其中最大残片长10厘米,宽5厘米。最小残片仅长1厘米。由于残损严重,此镜已无法正常陈列,也严重影响了对它的研究及保管工作。为了使它的形体能够真实完整的重现,就要把它完整的修复起来,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并真实的反映出它的非凡的艺术魅力。

  二、修复过程

  对一件珍贵文物的修复,首先要对它的残片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全面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制订出详细的修复方案。修复方案要尽量考虑到文物修复过程中每一步将会出现的情况。采取的方法必须是行之有效的和可靠的,不能对文物产生任何负面影响。更不可将文物作为实验品,来尝试一些没有完全安全保证的方法。此面铜镜的修复,我们就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其破碎情况及残片的现状制订出了尊重客观事实,保证文物绝对安全的修复方案,依据方案,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残片的清洁

  文物在修复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表体污迹的清洁,这面铜镜在残存的51块残片中,绝大多数都布满了土锈,而且铜质损毁、矿化现象严重,表面布满了较深龟裂纹。如果在处理时使用方法不当,残片就有再次断裂的危险。所以,在处理时要格外小心。清理时,首先以脱脂棉蘸95%乙醇对土锈部位进行不间断浸湿,待松动后再以手术刀轻轻的将它剔去,最后再用湿棉球轻拭干净。以此方法对每一块残片处理,处理中还要仔细观察每块残片是否感染了粉状锈,粉状锈被称为青铜器的"绝症"。它是青铜器中氯化物在一定的湿度环境下不停产生腐蚀后的产物。被它感染后的青铜器,腐蚀部位会不断的扩大和深入,直至整个器物穿孔、腐烂,最后酥解。其在青铜器表面呈淡绿色疏松膨胀的粉未。仔细观察后,幸未发现此镜有任何感染迹象,接而可进行下一步的修复。

  2、初步的拼对与粘接

  对残片的清洁与检测后,就要把它初步的拼对起来。根据断口处的吻合性及铜镜表面的纹饰,经在操做平台上仔细对接后竟发现其中有六块残片不属此镜,而这六块残片又拼出了另外一面铜镜的四分之一外廓。再经细心核对确认后,将这六块残片分出另做处理。而经确认后的此镜剩余的45块残片拼对后,它的初步特征也就显现出来:镜体残失约三分之一,作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围一周四"山"字纹饰,"山"字内外间饰20枚料珠,其中4枚料珠镶有金箔。掌握了它的初步形状后,就要把它的外貌仔细绘图,绘图的比例为1:1,这样可以根据残存纹饰来正确推断出缺块处纹饰,并可确认每一块残片的准确位置。依此就可以对它进行接合。

  镜的接合一般使用两种方法:一种为焊接法,即我们现在通常所使用的焊锡来焊接;另一种为胶粘法,就是以胶粘剂对断面粘接。我们在确定修复方案时经综合考虑,选择了胶粘法,因为如果选用焊接法来焊接,以此镜如此多的断面和本身糟朽不堪的铜质,焊接不好就有可能损伤镜体,而且也很难达到很满意的焊接强度;如果使用胶粘剂并配合合适的填缺材料来修补镜体,并对表面龟裂填充加固,既能使保证粘接质量,又可大大增加镜体的牢固程度。更重要的是粘接方法简单可靠,如果选材恰当,也可确保长期形体不变。

  胶粘法确立后,使用哪种胶粘剂来接合这些残片,接合后能达到满意的粘接强度得以使此镜能够长久保存,对各种胶粘剂的选择就十分重要。经对各种胶粘剂全方位的审定后,最终选定使用广东产的"爱牢达"环氧胶粘剂和"502"胶水来进行粘接。"爱牢达"环氧胶粘剂由双组分管装,使用时均匀调配,六小时后固化。其特点是粘接方便、牢固,本馆近年来曾对多种小型文物使用此种胶粘剂,粘接效果及强度尤为突出。"502"胶水是丙烯酸脂系胶粘剂中a一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一种,其具有粘接迅速、易定形、渗透性好等特点,适用于细小残片的快速粘接,是我们最常用,也是最方便使用的一种。粘接时,先将各残片置于操作平台上,依各自方位大致摆放,注意粘接时一定要准确掌握各粘接面的具体情况。粘接时细小的残片以"502"进行接合,而较大的截面以"爱牢达"来粘接。在抹胶时尽量不要让胶溢出表面,以免污染镜体。接合时以中线划分,一半一半的粘接,最后再将两部分粘合。完毕后用纸胶带以"米"字形扎紧,由于"爱牢达"不是速干型,所以为防止在胶液在凝固过程中镜体起翘变形,还要在上面压上适当重量的物品使其平整。待胶完全凝固后,取下重物,小心揭下纸胶带,以手术刀轻轻铲去接缝处的少量胶痕,并取棉球蘸丙酮溶液擦去胶渍后,粘接步骤结束。

  4、对铜镜的补缺

  对于补缺,文物修复的原则是使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接近原件。在铜镜补缺材料的选择上,通常使用铅锡合金法。可是由于此镜酥化较重,且缺块不集中,制模较难等原因,使我们放弃了此法,根据本馆的技术条件与水平而采用了环氧树脂类材料SV427+HV427来做补缺。

  SV427+HV427是环氧基类树脂的一种,为环氧基类树脂合成材料。这种材料由本馆的友好馆-韩国国立扶余博物馆保存科学室提供,其主要特点是硬度大,着色好,可塑性强,保存持久,不易变形等。它由主剂与硬化剂调合而成,比例为1:1。合成后呈暗红色泥状,经六小时慢慢固化。固化后虽硬度大,但使用刻刀或手术刀能够较容易的在其表面上表现出所需的各种纹饰。同时本身在硬化的同时有极强的粘着性,固化后可牢牢的与断面连接。而对于此面铜镜来说可以更好的利用它的这种特点来对镜体表面的龟裂纹及粘接缝进行加固填充,使它更加牢固。操做时在天平上称出同样质量的主剂和固化剂。然后将二者调合均匀,然后以手术刀仔细的将它抹在镜体缝隙处,在抹时要注意千万不要伤到镜体。抹完后待其慢慢干燥后就可进行大面积的补缺。补缺和填缝的操作基本相同,但由于SV427+HV427本身的粘着性,在补缺时一定要在操作平台上先铺一张薄薄的白纸,以防它与操作平台粘在一起。抹入材料要稍稍高出镜背。以备干燥后雕刻纹饰。注意表面要抹平整,自然干燥六小时,待其完全固化后,根据此前的所绘图以铅笔在它表面画出残缺纹饰。然后以刻刀根据所绘花纹仔细雕刻。雕刻完成后,就该对残存料珠的补配了。该镜共残失料珠9枚,料珠补配也此种材料,搓出形状后,将它们粘合在残缺处即可。

  补缺全部结束后,最后的工序就是在修复材料上着色复原。着色的选材使用漆片酒精溶液调配天然矿物颜料来着色。由于SV427+HV427具有良好的着色性,所以可直接在其表面上色。色调调好后,以涂、画等方法层层在修复面上做旧,直至与器物原色一致,浑然一体。

  修复完工后,最后一项工作就是对铜镜的封护。良好的封护剂可以阻止空气中有害物质对镜体的侵蚀,另外,此隔离层也可防止做旧颜色的褪色及脱落。封护剂采用的是国际上较流行也认可的Paraloid-72,它是聚丙烯酸类树脂,是甲基丙烯酸乙脂、甲脂的共聚物。具有抗酸,抗腐蚀,防老化等特点,经它处理后的青铜器,可在常温下保持五年以上。

这面铜镜的修复由于镜体本身残损过重而无法完全复原。因为镜体上20 枚料珠上现存仅4枚镶有金箔,而从残存的4片金箔来分析,已无法判断出其镶金箔的规律,所以,我们只能将料珠补全,但金箔已无法按原样复原。因此,笔者认为:文物的修复一定要尊重器物的客观现实,不要凭自已的主观意断来枉自决定器物原貌。在文物修复中,残缺也是一种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如果凭想象来任意创造、画蛇添足,那么文物本身的价值及艺术魅力就会被歪曲。如果要补全,就必须有依据,否则就宁缺毋滥,即使不作修补,也不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任意创造,改变文物的形状、色彩及纹饰等。

对于中小型博物馆,修复文物所用材料和技术一定要根据本馆自身所具有的技术能力来决定。由于文物本身具有的不可再生性,如果水平达不到或技术不成熟,就千万不要去尝试,以免由于人为的原因而使文物再次受损。确定修复方案时,首先要根据本馆本身能力,其次再选择有完全安全保障的修复方法,要确洛阳博物馆保文物的万无一失。

Tags: 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古今通宝收藏小百 科红山文化玉器..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研究称喝茶有助降低患子宫肿瘤风险
澳大利亚柏斯研究员在中国进行研究后发现,喝茶有助于大幅度降低患子宫肿瘤风险。研究称喝茶有助降低患...
喝茶不当可能致命 15种状况提示你别喝茶
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周末休闲的时候,慢慢地泡一壶茶,享受假日的休闲。不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茶养...
夏季茶园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
春茶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病虫害也渐入相应的高峰期而为害茶树。目前茶树病虫害以虫害居多,如食叶...
买西湖龙井须辨颜色
  到了夏天,多喝绿茶可以降火排毒,还可以提高人体的防晒能力。西湖龙井是人们比较喜爱的绿茶之一,...
传达情意的德昂族茶俗
德昂族的未婚男子,有自行择偶的自由。双方经过相互了解,建立感情并愿意缔结婚约时,男女即告之父母。...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