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作伪十三式
日期:2014-04-09 浏览:143次 
玉器作伪十三式

据《古玩指南》、《玉纪》、《玉器史话》等书的记述,玉器作伪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煨头:将玉器用火烧烤,使玉色变为灰白,极似古玉中的“鸡骨白”。古玩家又称之为“伪古灰古”。凡是煨头,其上必有火烧后形成的细裂纹,真鸡骨白则无。

  2. 羊玉:用色泽好的美玉琢制成古器,植入活羊腿中,用线缝合,数年后取出,会在玉上呈现血纹理,如同传世古玉,但仔细观察将会发现不如真者温静。

  3. 狗玉:将狗杀死,让狗血瘀结体内,把玉器放入狗腹内,缝合埋入大路下,过数年后取出,玉上会生出土花斑纹,形同古玉,但是破绽也很明显,即带有新玉的颜色和雕琢痕迹。

  4. 梅玉:以质地松软、质量较差的玉,制成器物,用浓度高的乌梅水煮,松软处会被子乌梅水淘空,呈出现出象水冲后的痕迹,然后用提油法上色,冒充“水坑古”。人们称这种作伪产品叫梅玉。

  5. 风玉:用浓灰水和乌梅水煮 玉后,乘热取出,放在风雪之中,时间约一个昼夜刚玉纹冻裂,玉质坚硬者,裂纹细若毫发,因其冒充古玉牛毛纹有曲折,粗细不匀,伪者则不然。

  6. 叩锈:此法产生于清乾隆时,具体作法是用铁屑拌玉器坯料,然后用热醋淬火,放入潮湿地下数天,取出后再埋入交通要道地下数月取出,这时玉已为铁屑腐蚀,出现橘皮纹,纹中铁锈呈深红色,有土斑,宛然古玉。须详加审视。

  7. 提油:用硵提出之法上色,称为提油。提油诸法之中,以硵砂提为上,其色渗透玉理,灰煮不逮,与其色极为相似。但是在天阳时色泽较鲜,不晴朗时颜色反而浑浊,真色则不然。

  8. 老提油:据说此法甚古。北宋宣和政和年间,有人用甘肃深山中所产的一种红光草,取其汗加入硵砂少许,腌于新琢成的玉器纹理之间,叠财用新鲜竹枝燃火烧烤,使红色入于玉器肤里,其氏以深透,红似鸡血。鉴定名家也往往不察,用重金购买。

  9. 死玉:玉埋入土中,如与金相近,时间长了会受其克制、黑滞干枯,易被入误认为是水银沁。

  10. 造黄土锈法:把玉器涂上胶水,埋入黄土泥中,产生的黄土锈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象古玉的黄土锈。

  11. 造血沁法:用猪血和黄土混合成泥,放入大缸内,将玉器埋入其中,时间较长后,玉器上会有土咬黄土锈血沁等痕迹。

  12. 造黑斑法:有两面三刀种办法可造出黑斑。一是用水煮热架在铁篦之上,随烧随抹蜡油,不久就会出现黑斑,另一种做法是将玉料按古式作成,然后用旧棉花泡湿,将包好以柴火微微烧烤,待棉花干后再用水,当黑色入骨不浮在上面,又不发白,黑斑就作成了。

  13. 使旧似新、混新为旧之法:玉有看起来象新玉,实际上是旧玉者,因为作伪者无法使新玉变似旧玉,所以将旧玉烫上蜡,使与新玉无别,以便混凝土新为旧。

  以上13种方法,仅仅是从一些古玉鉴赏书籍中收集拢来的。玉器的造假方法是秘而不宣的,以上各种方法是否能造出乱真古玉,还有等进一步验证。

Tags: 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明藩王墓玉器鉴赏(一) 下一篇是玉皆有色 真假标本裁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常清阁四大才女的好诗欣赏
常清阁亦有创作诗词书画礼品,藏头诗服务(就是用人名或企业名作诗制成书画礼品).古有四大才子,常清...
2012广州春季茶博会:六大茶类齐飘香
5月24日,2012年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广州市中洲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云南、福建、安徽...
天津首届茶博会:普洱茶之美赢喝彩
5月11日在梅江会展中心举办的天津首届茶博会,除了全国各地茶商汇集于此,更有名家讲座为茶博会抹上亮...
信阳茶文化节:文新信阳红热闹的一幕
'wonderful,wonderful!'美国友人喝着'文新·信阳红'红茶后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这是在'信阳第二十届国...
夏日品茶清热化湿心舒坦
茶叶是个好东西,一年四季都能品茶。中医专家称在中医的很多方剂里都有细茶,从中医角度讲茶能醒脾化湿...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