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网址官方居茶叶论坛

《濮子视角览茶山之――行者天堂》之一

那卡茶寨

关于“狗脑花(音)”(又叫“给闹花”,音同“狗脑花”)

拉祜族男女谈恋爱,如果父母不同意,在五、六年前,会吃“给闹花”,这个东西有剧毒,可以毒死人。吃的时候是吃根(茎),拉祜族一般不外传,也很是避讳跟外人说的。按他们拉祜族的人说,不懂这种花的人吃着(吃了)都没有事,懂的人吃了就会死。原来这里没有离婚的说法,已经结婚的男女,喜欢着其他人,又喜欢在一起,就一起去吃(狗脑花),一起去死,去年开始就有人离婚了,死的人就少了。拉祜族自尊心很强,话不能说得重,以前有些老人受到羞辱,也会吃这个东西。“给闹花”就是吃了就会闹人(在云南方言中,“闹”含“有毒”的意思)的意思。

过去叫他们“光头大倮黑”,是因为他们从小就不养(不留)头发。现在风俗变掉了,年轻人都开始养头发了。


穿民族服装的拉祜族老人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那卡茶寨

关于父亲

我家爸爸1951年时候出去的,在缅甸在了(居住停留)十年,后来到台湾在了(居住)三十年。等我们晓得时候(懂事以后),说是跑出去了,还说我们(家)是外逃家属,问也不敢问。后来认得是蒋介石接到台湾在了三十年。1988年傣历年(泼水节)时候回来的,回来时候我家妈妈还在(还活着),还活了六年。爸爸现在九十岁了,回来时候飞机票是买了回去的票。我们姊妹几个商量以后,就把他的手续藏下(藏起来),他就回不去了。我们跟他说:“我们咋个吃,就咋个给你吃。”他就同意了,就没有回去。

他在台湾也没有找媳妇,在缅甸找过个女人,有个小男娃娃,后来去找也没找着,女人也没找着。

我家爸爸回来时候带了七千美元回来,说是其它的钱被朋友借去了,要回去把钱收了再回来,我们跟他说:“钱有不(没)有都是过,钱我们去找(挣钱),你这么大年纪了,怕是去了就回不来了”

我们家现在有两个姑娘在外面工作,两个儿子都在家里面做茶,(共)有五个孙孙。

听老人说:我们家老祖公(祖先)世上(在世的时候),是爱伲族,认不得就(户口)报了汉族。老倌(丈夫)家的老祖先是从四川来的汉族,听说过来好几代了。

他现在还能干活,只是耳朵听不见了,过去耳朵不行的时候,还可以写字,是些繁体字,现在眼睛也花了,(交流)就不行了。


曾经的老兵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那卡茶寨

与郭大妈聊完,已是23:00分前后,知道那卡竹筒茶品质优异,细问大妈能不能演示一下竹筒茶的制作工艺,说是第二天早上做给我们看看。开心、感激的告别.......

走出屋外,夜...很深了。除了虫儿的鸣唱,狗儿的吠声,似乎这些个声响,仅仅是为证明一种宁静的存在。站在半坡处,抬头望去,四周群山团围,夜幕似拱顶般圆圆的罩着那卡寨,星星闪烁的嵌在天幕上,天...很近,夜深沉....................

远远的看到值更守点处微弱的灯光和人影,缓缓的向他们走去......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那卡茶寨

夜访值更人



村口值更的拉祜人坐在火塘边吸烟边喝酒,微笑着凑上去,给每个人递了一只烟(拉祜人男女都会、都喜欢吸烟),他们含笑递过来一瓶啤酒,于是挤到他们中间和他们闲聊……

细问寨子中守点堵卡的拉祜人,为何要在寨子两端设点堵卡,回答是:主要是为了不让外地茶叶进入那卡,毁坏那卡茶的名声。现在寨子有100多户人家。我们设点是从2007年春天开始的,如果发现有谁违反寨子规定,就没收处理,罚款3000元。一家一户守一天一夜,要守24小时。牌子是政府同意才搞的,茶叶不能掺假,不然更不好卖了。寨子里面茶园的茶树,有些认不得是谁种下的,好几百年了,有些是我们拉祜族八、九十年前老人种下的,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政府扶贫也种过一些,前几年种下的台地茶有少部分现在也进入采摘期了。

问他们有关茶叶的拉祜语,说是:茶叶叫“腊帕”(音),茶树叫“腊洁”(音),大树茶叫“腊洁摩”(音),小树茶叫“腊洁也”(音)……

聊得开心,他们继续言道:“扎”是男人的姓,“娜”是女人的姓,若使用汉族姓氏多为“李、张”。爸爸叫“喔巴”(音),妈妈叫“喔微”(音),男人叫“卡巴”(音),女人叫“喔玛”(音)…….

一个微醉的拉祜汉子用拉祜调子现填词开始唱到(汉文大意):欢迎朋友来坐坐,上山采茶忙又忙,卖掉茶叶么…讨生活,我的心里好快活………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那卡茶寨

夜访值更人


未进入那卡之前听诸多到过的茶友描述,那卡似乎是一个极度落后、缺衣少食、与世隔绝的原始村落,来到那卡方知,村寨和拉祜人的生活状况似没有过去所得信息那么糟糕。那些个说法,不过是充满都市情节的“文明人”,眼中的落后与愚昧,是以都市人的审美眼光来评估他们可能并不熟悉的少了整洁、少了丰盛餐食的落后。

反复询问拉祜人关于“拉祜族”的发音,反复听来,更接近过去古汉书中记载的“倮黑”的音调和云南方言发音的“拉霍”一音。用“倮黑”二字,显然带有过去边地少数民族所称的“大汉族”们,对所谓蛮夷的蔑称,但音调很准确,“倮”:在云南方言中有野蛮、不讲道理的意思,过去对一些少数民族就以“倮倮”相称,这也是五十年代,政府根据拉祜族语言对照其自身称谓的发音,征得他们同意后,为他们定族名“拉祜”的由来。古时汉文记述的“倮黑”一词,属于音较准而意不佳的用词,绝非外来人所说的“老黑”之意,这是对旧时汉字译音的一种不恰当误解。

有些个勐海人、外地人称拉祜族为“光头老黑”,是拉祜族因为人口稀少,过去常受到“大汉族”、“大傣族”的双重欺压,退居深山老林之地,轻易不敢也不愿与外界接触,生活贫困,至今仍喜光脚、少穿鞋,据知情者言,前些年他们都还有男女剃光头的习俗所致。有的人对拉祜族使用“老黑族”的称谓,又是一个带有蔑视的称为,倒是与云南方言中“倮黑族”相近,自视其高的文明人不知是否知道,这仅是古汉书中的一个变音而已。从面部特征来看,他们与我们没什么不同,皮肤黑或微黑是常年劳作所致,而非天生如此。作为古羌人迁入云南的支系,因为过去长期与外界联系少,反而保存了一些朴拙古老的民风。

妇女、老人见到外地人会关闭房门,一见相机镜头纷纷逃匿。细问值更人,说来是:他(她)们不是害怕,而是极度害羞的表现方式。据一勐海收茶人说:去前年他们进入了比那卡更深更偏远的拉祜族寨子收茶,全寨人全部紧闭家门,不敢也不愿与外来生人接触的事,弄得茶没收到,饭也没地方吃的尴尬局面。

深入生活谈来容易,作为饱受“文明”熏陶的“大汉族”,是难以真正融入他们生活的,因为我们总抱着自视的高雅、文明去审视他们的生活方式,得到的不过是表象中的东西,与他们睡在一屋、喝成一堆、抽做一团,没有了自视高贵的心态,也许才谈得上了解他们、理解他们。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是以同喝一碗酒、同吸一个烟筒、同吃一碗饭等来确认是不是朋友,是不是看得起他们的。卸去文明人的面具,我们与他们除了生活方式、习俗有些个不同外,实则是平等的。众生平等,佛陀所言,大家所言,但是否真正从内心中认同是不容易的。我能做到吗?我不知道。


交售鲜叶的拉祜人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那卡茶寨

离开值更人的竹窝棚和火塘,已不知是几点了,带着微微的醉意,回到住地,倒头而眠,一夜没话。

下文书咱絮叨的是:那卡竹筒茶制作工艺 。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那卡茶寨

竹筒茶制作工艺


据詹英佩•著《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载:腊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过去每年都要贡给车里宣慰。据说缅甸国王也喝过腊卡的竹筒茶。腊卡竹筒茶在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一度停做, 1981年时任勐海茶厂厂长的唐庆阳先生为了发掘恢复西双版纳的传统茶品,深入勐宋山区的腊卡寨考察,将腊卡竹筒茶重新发掘、整理、制作出来,并取名为“竹筒香”,使腊卡竹筒茶得以重新展颜、扬名。……………….

拉祜族历史上就会做竹筒茶,首先得找到新鲜的竹子,据说以香竹为上佳之选。

伐竹喽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那卡茶寨

竹筒茶制作工艺



这摔锅找棍子干嘛 ,要打人还是打狗啊 ?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原来是要把棍头修齐,把棍子去皮,用来舂竹筒茶啊,怪吓人的。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然后用锯子按竹节弄成一节一节的,一头露口................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